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

沙鼠

沙鼠(沙跳鼠)02


  沙鼠
海、新疆等省区。部分子午沙鼠的洞穴筑在比海平面还低154米的艾丁湖,是住得最低的陆栖动物。寄主:蔬菜、杂草和牧草、粮食作物。危害特点:主要危害植物种子及其营养体,秋季盗贮粮食,在黄土高原,其洞穴可加速水土流失。

形态特征

体长10—15厘米,尾长近于体长,耳壳明显突出毛外,向前折可达眼部。体背毛浅棕黄色至沙黄色,基部暗灰色,中段沙黄色,毛尖黑色。腹毛纯白色;尾毛棕黄色或棕色,有的尾下面稍淡或杂生白毛,尾端具毛束。爪基部浅褐色,尖部白色。听孢发达,上门齿前面具一条纵沟。啮齿动物目 哺乳动物 。

生活习性

子午沙鼠主要栖息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区,有时也见于非地带性的沙地和农区。在内蒙古,子午沙鼠的典型生境为灌木和半灌木丛生的沙丘和沙地。子午沙鼠的洞系可分为越冬洞、夏季洞和复杂洞。洞口直径3—6cm,1—3个洞口,有时4—5个,多开口于灌丛和草根下,洞道弯曲多分支,总长度2—3m,深度多为30—40cm,有的分支在接近地表处形成盲端,以备应急之用。越冬洞洞道深,窝巢深达2m以下。雌鼠在妊娠和哺乳期间出入洞口之后,常将洞口堵塞。子午沙鼠不冬眠,喜在夜间活动,活动高峰为子夜o时。食性杂。在内蒙古,4月份开始繁殖,繁殖期长,可达7个多月,每年繁殖2—3次,妊娠率低,6月下旬的妊娠率为33.3%,且逐月下降。每胎产仔2—11只,多为4—6只。子午沙鼠从春季到秋季约增长10倍,其死亡率为90%左右,自然界中活到一年的不到1%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